李舒:卖杭白菊的琴痴

2024-11-30 18:42:34 admin

汪自新建立汪庄的李舒初衷,就是卖杭“为中国建一古琴保存社”。

汪自新

卖杭白菊的白菊茶叶商人汪自新是枚“琴痴”。

1921年7月,李舒胡适到上海考察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事务,卖杭到上海之后,白菊他拜访了静安寺余村花园汪家,李舒之后就住在那里,卖杭和汪自新“夜谈”,白菊也参加他的李舒古琴雅集。胡适不是卖杭古琴高手,但他在日记里这样写道:“中有李子昭先生弹的白菊最好。此外尚有郑觐文君颇能谈乐理,李舒著有《雅乐新编》一书,卖杭惕予自己也爱弹琴,白菊他并且能制古琴,方法甚新颖。”李子昭是四川人,大约出生于1856年,他曾经应召庆亲王府邸,任专职古琴师,被人称为“宫廷第一琴师”,后来辗转各地,湖海飘零,胡适即便不知古琴,也知李子昭的大名。郑觐文是大同乐会的创办者,而汪自新与这些人交往,说明是古琴行家。

所以,他能在1929年的西湖博览会上被选为评议委员,靠的不是茶叶,而是古琴。汪自新拿出三张琴参展,其中一张“天籁”,是雷氏唐琴,有人撰文,说“天籁”乃赝品,而且洋洋千言,说所用琴底是“黄心梓”,不是“楸梓”。楸梓色微紫黑;而黃心梓中心之色偏黃,唐代讲究的制琴家是不用它做琴底的。但是,要检查这床琴的面板材质,只能从后面的龙池凤沼来仔细查看,需要拆开古琴,并且锯开琴底,这样做,当然等于毁了琴。

汪自新最终却决定,开个发布会,邀请古琴同好和各方专家,当众撬下琴底,再横里锯开,果然是一块发黑泛紫“楸梓”。这一劈,那位“鉴赏家”从此销声匿迹,可是,“天籁琴”从此也成了绝响,汪自新的“琴痴”之名,从此闻名遐迩。1934年,《申报》总经理史量才在沪杭路上遇害,大殓之际,其夫人沈秋水在侧抚琴一阕以慰幽灵,所奏之古琴,正是汪自新所制。

作为琴痴的汪自新,当然会让汪庄也充满古琴的琴韵,实际上,汪庄建立的初衷,就是“为中国建一古琴保存社”。其后几年,汪庄以其“全国藏琴最富”的标签,成为杭州琴友打卡地。汪自新对于汪庄有很多梦想和期待,然而,战争打破了一切。1937年杭州沦陷,汪自新被迫离开了自己倾心打造的梦幻家园,四年后,他带着不尽的遗憾在上海撒手人寰,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用毕生心血建成的汪庄被日军当作马厩使用多年,杂草丛生、满目凄凉,直到建国后,才被重新恢复。

今年秋天,机缘巧合,我见到了一床汪自新收藏的宋琴,琴的名字,叫“香林八节”。琴很美,我不是专家,当然说不出所以然,只好依据琴底铭刻,可知是宋代画家文同珍藏。文同爱画竹子,在竹林之中弹奏“香林八节”,可以听到浮云流水,竹中金声。

到了清代中叶,由金石名家吴廷康亲自手拓琴铭传世,晚清又入江南收藏大家吴大澂珍藏,吴大澂专门请他的好友晚清重臣彭玉麐题跋“泉鸣”。而后,这床琴就归了汪自新。“香林八节”到他手已年久失修,汪先生得琴之后,大胆地对琴做了剖修,这让“香林八节”重新焕发了活力,修琴的年份在1920年,因为琴上有铭刻“庚申(1920 年)秋九月新安汪蜷翁剖修”,钤印“惕予”。

颇为感动的是,就在这个秋日,“香林八节”的藏家在汪庄组织了一场小型雅集,让“香林八节”重回旧园林。我想,汪自新泉下有知,一定相当得意,相当得意。(李舒)

  • 文章

    8327

  • 浏览

    4

  • 获赞

    3375

赞一个、收藏了!

分享给朋友看看这篇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