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震荡,储能“国家队”的绝对话语权!

2024-12-02 21:28:21 admin

储能作为我国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命脉必须牢牢掌握在“国家队”手里。行业震荡

PART.1 新型电力系统构建加速,国家队频繁下场

我国储能市场正在加速形成一个以央国企为主导,民营企业为重要支撑的国家队发展模式。

这是因为,储能是绝对话我国新型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命脉,语权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国家队具备绝对的行业震荡“控制力”。

目前,我国发电形式仍旧以火力发电为主,语权但是国家队可再生能源发电正在跑步前进,2023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近3万亿千瓦时,行业震荡接近全社会用电量的绝对话1/3,新型电力系统构建不断加速。

然而,新能源发电具有随机性、间歇性和波动性,以太阳能发电为例,随机性表现在天有不测风云,间歇性表现在昼夜交替,波动性表现在不同日照时间光照强度不同。

“三性”问题的存在,限制了新能源发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对电网的平衡和安全运行构成挑战。

随着新能源发电占比逐渐提高,“三性”问题亟待解决。

在这样的背景下,储能电站通过将新能源发电站富余的发电量存储起来,在用电高峰时放电,可以极大程度上解决新能源发电的“三性”问题。

换言之,随着我国新型电力系统构建加速,储能作为其中的关键一环,势必对整个电力行业产生影响,而电力行业关乎我国国民经济命脉,储能必须由“国家队”掌控。

根据行业分类和投资管理主体的差异,储能“国家队”主要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能源电力行业内的央国企,以“五大六小两网两建”为主,是储能行业的“先锋军团”;

另一类是来自冶炼矿业、石油化工、机械交通、移动通信、盐业等其他行业的央国企,包括五矿集团、鞍钢集团、中石油、中国移动、中国盐业、中车集团等,是储能行业的重要参与力量。

PART.2 储能“先锋军团”:“五大六小”“两网”“两建”

储能“先锋军团”中,“五大六小”11家企业是储能主力军。

“五大”指的是五大发电集团——国家能源集团、国家电投、中国华能、中国华电和大唐集团,都拥有以储能为主营业务的专门子公司。

“六小”则分别是中国三峡、中广核、中核集团、中国节能、华润集团以及国投电力,6家企业有专门负责风光发电项目的新能源公司进行储能项目的开发。

11家“主力军”企业每家都至少有一个储能投资开发上市公司主体,实力雄厚。比如,国家能源集团下辖龙源电力(001289)、长源电力(000966)、国电电力(600795)等;国家电投下辖吉电股份(000875)、中国电力(HK02380)、上海电力(600021)等;中核集团下辖中国核电(601985)、同方股份(600100)等。

“两网”分别是南方电网和国家电网,主要负责我国电力系统的运行,其中南方电网只负责南方5省,其余省份由国家电网负责。

南方电网有南网储能(600995)、南网科技(688248)、南网能源(003035)三家上市公司深耕储能业务。

南网储能由原文山电力实施重大资产重组成立,是我国首个主营抽水蓄能业务的上市公司,其业务布局以抽水蓄能为核心,积极探索新型储能技术的开发应用,如锂电池储能、超级电容储能、熔盐储能等。

国家电网的储能业务布局极为广泛。旗下国网新源专司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开发,国网英大、武汉南瑞主攻全钒液流电池储能,国网信通、远光软件的业务包括储能电站数字化监测/运维及虚拟电厂运营。

“两建”分别是中国电建和中国能建,主要负责我国储能项目的设计和建设。其中,中国电建是我国抽水蓄能行业的领军者,素有“十成抽蓄、九成电建”之说。

中国能建业务布局不仅涉足储能项目开发,还包括装备制造。公司旗下中储科技,致力于研发大容量储能电池系统、动力电池系统、电池管理系统等核心产品,能为客户提供电化学储能电站开发、梯次回收等一站式解决方案。

中国能建另一子公司——中国葛洲坝集团装备工业有限公司,业务涵盖储能系统研发与集成、BMS电池管理系统等。

PART.3 打造双驱动力,非传统能源央国企跨界储能

除能源电力行业的央国企跨界储能以外,冶炼矿业、石油化工、机械交通、移动通信、盐业等多个行业的央国企也如“过江之鲫一般”涌入储能赛道,相关企业实力不容小觑,入局“心思”各不相同。

1)钢铁、矿冶领域的央国企,主要借助自身资源优势,布局储能上游资源、电池材料等领域。

● 冶矿领域,五矿集团旗下上市公司主体——长远理科(688779)、中国中冶(601618)、株冶集团(600961)业务都涵盖储能电池材料。

● 钢铁领域,鞍钢集团旗下钒钛股份(000629)在钒电池领域频繁布局,与大连融科达成多项合作,包括成立合资公司——四川钒融储能科技有限公司等。

2)石油化工领域的央国企,主要是借助自身资源优势,布局储能电池材料、项目产研投等相关领域。

● 石油领域,中国石油在储能应用场景方面,瞄准了风光发电大规模储能配套,和油田的综合能源供应和清洁转型。在2022年的招标文件中,中石油曾明确表示,要打造中石油特色电化学储能产品与装备,形成电芯制备、储能装置搭建与应用技术体系。

● 化工领域,中化控股旗下盐湖股份是我国最大的钾肥工业生产基地,卤水提锂产能位列全国第一。公司2023年已生产碳酸锂约3.61万吨,而2024年计划生产碳酸锂4万吨。

3)中国盐业、雪天盐业、江苏盐业等盐业巨头,一边利用长期制盐生产积攒的盐穴资源跨界压缩空气储能,一边通过纯碱等产品切入钠离子电池储能。

4)机械、交通、移动通信、检验认证等领域的央国企,是储能细分赛道的参与者,对新型储能产品有较大需求。对它们来说,跨界储能属于双驱动发展战略的一部分。

● 交通领域,中车集团,下辖中车株洲所、中车四方所、中车长江集团三大储能业务主体。其中,中车株洲所具备从电池PACK、电池簇到BMS、PCS、EMS、储能系统等全产业链生产能力,位列2022年国内储能系统出货量第二名。

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中车株洲所储能产业新签订单突破60亿元。仅第四季度,中车株洲所就与广西灵山大怀山新能源有限公司、钦州汇能新能源有限公司等九家公司分别签订了总计约30.6亿元的储能设备销售合同。

● 通信领域,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铁塔四家通信公司,是通信储能领域的主要参与者。仅中国移动一家企业,2022年至2024年的通信用磷酸铁锂电池产品集中采购(第一批次)预估采购规模便达到了5.586亿Ah。

● 检验认证领域,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旗下中检能链,根据公司主营业务延伸,将“触须”延展到了储能电站全生命周期质量监控、储能产品检测认证等相关服务。

此外,储能行业还涌入了大量地方国企,如广州产投、广州发展、广州工控、广州地铁设计四家地方国企,与鹏辉能源、智光电气合资成立了广州储能集团。

PART.4 储能行业“新常态”:国家队密集“牵手”民营企业

近期,储能行业震荡严重,储能“国家队”密集牵手头部民营企业正在成为“新常态”。

● 2023年7月14日,广州产投、广州发展、广州工控、广州地铁设计四家地方国企,与鹏辉能源、智光电气合资成立广州储能集团有限公司,打响了这一“新常态”的第一枪。

● 2024年2月21日,中国电气装备集团、中国电气装备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平高集团、山东电工电气集团、许继集团、索英电气和中电博瑞与宁德时代新能源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合资成立中国电气装备集团储能科技有限公司,再次将这一“新常态”趋势顶上风口浪尖。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央国企有相关动作。以国有中霆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中城大有为例,2023年下半年以来,它先后与众创新航、阳光电源、科力远、端端科技、采日能源、宁德时代、欣旺达等企业达成签约合作。

作为储能电池“一哥”,宁德时代的最新布局也印证了这一趋势。3月13日,中国石化集团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由此可见,随着储能政策和相关补贴的跟进和完善,储能行业潜力正在一点点被发掘。民营企业与储能“国家队”牵手,进行优势资源整合,才能将储能蛋糕进一步做大。



友链


  • 文章

    875

  • 浏览

    342

  • 获赞

    77

赞一个、收藏了!

分享给朋友看看这篇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