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55年前的“古董”病历

2024-11-30 20:26:31 admin

12月17日上午9:30,古董门诊3楼A区血液科诊断室,份年医疗工作忙碌如常,病历却意外地,古董迎来了一位年逾花甲的份年老人,由他带来了一份泛黄如古籍的病历病历,病历上苍劲的古董手书记载着故事发生的最初的岁月是1961年8月17日下午17:00。

55年前,份年老人还是病历一个9岁的男童,因为反复皮下出血及关节肿痛就诊于四川医学院附属医院(现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古董经儿科首诊医师安排第八因子检测后,份年核实为第八因子缺乏性血友病,病历并邀请内科血液小组医师协助治疗。古董55年前,份年我院血液科尚未单独成立,病历当时的血液小组刚刚成立,留苏回国的孙授之教授担任内科主任(后调到核工业部),而血液小组主要成员由孙授之教授,血液科鼻祖——邓长安教授,后任肾脏内科主任的许国璋教授和赴美的阮慧芳教授,前血液科主任——王觉生教授五人组成。经过多位教授仔细辨认,阮慧芳教授负责了这次会诊。会诊记录上详细地记载了患儿的出血历史、家族史、查体中的右膝关节肿大、凝血时间的明显延长并可纠正,同意诊断为真性血友病,嘱咐留意日后复发以及小心避免一切大小外伤,洋洋洒洒半页纸张似乎写不尽医生对小患者的嘱咐和关心。

55年后,当年的男童、而今的花甲老人,在一代代华西人的守护下安然无恙。55年后,尽管医学早已日新月异,新技术也应接不暇,然而关于历史的传承和医学的传承仍然是华西人值得骄傲和不可或缺的立足之本。

世纪华西,百年传承,老一辈为我们留下的财富有贵千金,这一本55年前的“古董”病历仅仅是其中之一。它传递给我们的是医非博不能通,非通不能精,非精不能专。在日益强调专科化、专家论的当下,在化身为优秀的专科医师、专家之前,医者的成长仍然需要非常广博和精湛的功底做基石,才能真正实现为大众健康保驾护航。55年前的两位儿科老华西和内科老华西,用一份泛黄的古董病历和一位血友病患者的经年安康,给55年后的我们上了关于医学“断死决生、千无一误”的生动一课,也用他们的博学和精业证明了医学培养坚持普而专的深远意义。


友链


  • 文章

    91

  • 浏览

    9

  • 获赞

    95794

赞一个、收藏了!

分享给朋友看看这篇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