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荆州之战中,关羽败走麦城之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2024-11-30 18:56:02 admin

  三国(220年-280年)是荆州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战中关走麦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羽败先后出现了曹魏、荆州蜀汉、战中关走麦东吴三个主要政权。羽败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关羽在大军离散后,荆州为何要死守绝地麦城的战中关走麦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关羽在荆州之战中遭到了曹操和孙权的羽败夹击。由于关羽对孙权偷袭的荆州可能性没有高度重视,再加上糜芳、战中关走麦傅士仁的羽败不战而降,使得荆州轻易失守。荆州关羽在撤军回江陵的战中关走麦路上,大军离散,羽败陷入了绝境,关羽只得走保麦城。不久后,关羽在逃往蜀中的路上被东吴的伏兵擒杀。那么,关羽在麦城的最后日子里发生了什么呢?

  一、死死抱着“东和孙权”策略的关羽。

  后人在探讨关羽失荆州的原因时,都指责关羽性格过于高傲,对东吴轻慢无礼,没有严格执行诸葛亮的“北抗曹操,东和孙权”的策略。尤其是当孙权为自己儿子向关羽提亲的时候,遭到了关羽的拒绝和谩骂。关羽骂道“虎女安嫁犬子”,严重伤害了东吴君臣的感情,破坏了蜀汉与东吴的外交关系。

  其实,如果我们客观地看关羽镇守荆州的过程,就会发现这个指责是站不住脚的。关羽在荆州的失败不是因为没有执行“东和孙权”的策略,恰恰相反,是他过于机械地执行了“东和孙权”的策略,才导致了自己的败亡。

image.png

  在关羽镇守荆州的过程中,一共发生了两次东吴偷袭荆州的事件。一次是在湘水之争的时候,东吴出兵夺取长沙、零陵和桂阳三郡。第二次是在荆州之战时,东吴出兵夺取荆州全部地盘,擒杀了关羽。作为镇守荆州的主将,连续遭到东吴的袭击,关羽要负有很大的责任。

  这个责任,就是关羽盲目地把东吴作为自己的盟友,根本没有想到有东吴背盟的情况。关羽在镇守荆州的时候,把主力布置在江陵,与曹军直接对抗。而在他的后方,对于位于自己侧面的东吴,关羽却毫无准备。结果在东吴的两次偷袭中,荆州毫无抵抗之力。

  最不能让人原谅的是的,在湘水之争的时候,关羽直接违抗刘备的将令,在极为有利的情况下,不对东吴发动反击。当时关羽率领三万精兵南下益阳,对抗他的东吴军队也不过三万人。在这个时候,刘备率领蜀中主力五万人赶到公安,命令关羽向东吴发动攻击。

  但是,关羽却没有执行刘备的命令,他只是做了一些佯动,就与吴军转入对峙。如果关羽果断对东吴发动攻击,刘备的军队从侧面对东吴进行两面夹击,东吴根本就不是对手。可惜,关羽过于机械执行“东和孙权”的策略,失去了这个有利的战机。

  最终,蜀汉放弃湘江以东的地盘,委曲求全地与东吴重新达成盟好。但是,关羽的一厢情愿,并没有换来东吴的和平相处。东吴因此气焰更加嚣张,制订了武力夺取荆州的计划。在关羽发动襄樊之战的时候,孙权派吕蒙出兵夺取了荆州,擒杀了关羽。

  因此,关羽执行的“东和孙权”的策略是完全错误的。东吴不但是蜀汉的盟友,它还是蜀汉争夺天下的对手。因此要让东吴保持联盟,既要用武力威慑它,又要在外交上制约它。一味以“东和孙权”策略作为委曲求全的借口,最终只会自取灭亡。

  二、关羽在麦城的最后时光。

  关羽在得知荆州失守的消息后,率领军队返回江陵,企图与东吴进行争夺。江陵是关羽的重要基地,他的部下家眷都在江陵。由于留守江陵的糜芳不战而降,这些家眷都落到了东吴手中。吕蒙对这些人进行怀柔政策,得知消息的关羽部下都失去了战心。

  建安二十四年十一月,关羽的军队军心涣散,大军离散。关羽自知势穷,只得走保小城麦城。麦城位于当阳东南五十里的地方,离江陵不过一百多里。到了十二月,关羽在突围途中,在临沮被东吴伏兵生擒,随即被杀。

image.png

  按照正常的情况下,以军事眼光来看,守麦城是一种自杀性的行为。麦城位于荆州的腹地,城小粮缺,四面被东吴包围。而且关羽手下只有数百人马,士气低落,面对百倍于自己的敌军,是根本守不住麦城的。那么,关羽为何还要在麦城死守一个月呢?

  有人说关羽是在等待外援,可是关羽当时的情况,又有谁会来救援他呢?由于宜都、夷陵的失守,蜀中与荆州的长江通道已经被东吴堵塞。而上庸的刘封、孟达就更没有什么指望。在襄樊之战中,关羽在获得大胜的情况下,写信让他们增援还指挥不动,更何况是现在处于败亡的边缘。

  再加上樊城之围已解,曹军的主力尚在襄樊地区,足有数万之众。以刘封、孟达的数千人马,要穿过曹魏的领地,还要打破东吴军队的围困,无异于羊入虎口。因此,关羽当时的最佳选择,就是当机立断,在东吴的包围圈没有严密的时候,突围而走。

  可惜的是,关羽并没有这样做。相反,关羽在麦城足足守了一个月之久。这使得东吴得以从容布置包围圈,阻断了关羽所有突围的道路。等到关羽突围的时候,早已经走投无路,只能束手就擒了。

  三、关羽死守麦城的原因。

  关羽死守麦城的原因,无非只有一个,那就是“东和孙权”的策略在他的脑子里作怪。这表现在他所有的军事行动中。关羽对东吴袭击荆州的严重性毫无认识,甚至幻想能够像湘水之争的时候,与孙权进行和谈,和平解决争端。

  在关羽回师途中,关羽多次派出使者,向东吴提出交涉,指责对方背盟的行为。可是这些使者被吕蒙利用,让他们去关羽部下家中巡视,成为了东吴的宣传工具。这些使者回到军中,把家中的消息传播出去,加速了关羽大军的离散。

image.png

  从关羽的行为,我们可以看出,关羽把东吴的这次军事行动,当成了一般的军事冲突。他听信了东吴的虚与委蛇,没有和东吴决一死战的决心。这严重影响了他的军心士气,使得大家更加不愿意死战了。在大军离散后,关羽走保麦城,依然没有丢弃自己的幻想。

  在关羽走保麦城的时候,东吴的包围圈还没有组织严密。因此东吴还在与关羽进行着交涉。可是当东吴的包围圈已经组织严密后,东吴就露出了本来面目。吕蒙要求关羽必须投降,而此时的关羽才恍然大悟,决定突围,但是一切都已经太晚了。

  可见“东和孙权”的戒律已经深深印入了关羽的脑海,对他的影响到了雷打不动的地步。关羽死死抱着这个戒律,幻想着能够与东吴和平相处。正是这样,使得关羽没有对东吴背盟的危险有正确认识,连续两次遭到东吴的袭击。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都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可悲可叹。

  结语:

  关羽镇守荆州的过程中,连续遭到了东吴两次袭击。作为镇守一方的统帅,这种情况的发生是不可原谅的。之所以会发生这种情况,最主要的原因是关羽机械地执行了“东和孙权”的策略,失去了对东吴的警惕,使得自己走上了败亡的道路。

  直到关羽生命最后的一刻,他依然对东吴抱有幻想。他守卫麦城,还想通过和平方式解决争端。东吴包围圈没有组织严密前,用虚言拖住关羽。在包围圈严密后,才要求关羽投降,关羽到了这个时候已经插翅难飞了。这一切,都是关羽对“东和孙权”策略理解不深,执行不力的结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 文章

    8

  • 浏览

    89428

  • 获赞

    47687

赞一个、收藏了!

分享给朋友看看这篇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