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将》里的八贤王历史原型是谁?最后是怎么死的?

2024-12-01 09:01:22 admin

  评书《杨家将》中有个“八贤王”赵德芳,将里每每在杨家将生死存亡的王历时刻,他都能凭手中一把“上打昏君,史原下打奸臣”的型最金锏,改变由奸臣潘仁美造成的后死被动局面,于是将里,所有为忠臣良将揣着一颗担忧之心的王历听众便长舒了一口气,让恨透了奸臣的史原善良人们从内心感受到正义的力量;而在我国的传统京剧中,也经常会出现“八贤王赵德芳”这么个人,型最此人的后死扮相是黄袍白胡子,看上去年纪一大把了,将里形象则是王历主持正义,敢怒敢言,史原往往能解决别人无法解决的型最难题;在古典名著《三侠五义》中,也经常出现“八贤王”。后死那么,宋朝初年到底有没有一个“八贤王”赵德芳呢?而“八贤王”之死,怎么就成了千古之谜呢?

blob.png

  其实,“八贤王”是一个文学人物,而不是历史人物,他是由宋初宗室的一些轶闻,诸如宋太祖的“烛影斧声之谜”,加上百姓对宋太祖一脉的感情倾向,经过剧作家的艺术加工,融合而成的人物。并因为赵光义一脉传到南宋高宗退位,其后禅位于赵德芳一脉的南宋孝宗,便更强化了“八贤王”赵德芳的形象。

  宋太祖赵匡胤有四个儿子,其中两个早死,剩下了大儿子赵德昭,小儿子赵德芳。应该说,无论怎样,赵德芳与“八贤王”都挂不上边。可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传说呢?

  由于赵匡胤壮年猝死,他的弟弟赵光义就做了皇帝,也就成了历史上的宋太宗。古代中国的皇位继承是父死子继的,在大宋朝,赵匡胤的儿子已经成年,却出现了少有的兄终弟及的局面,虽然有“金匮之盟”之说,但无论怎样说,都不能算是正常的状况。

  《宋史》说宋太祖赵匡胤驾崩时,宋皇后急令内侍王继恩召赵德芳入宫,王继恩却私下里去找晋王赵光义。后来赵光义继位,成为宋太宗。因为宋太宗以皇弟的身份继位,故坊间普遍流传着“烛影斧声”的说法,认为宋太宗是谋杀宋太祖而得位的。

  究竟宋太宗是不是杀死了自己的哥哥才取得了皇位,直至目前尚无定论,但总体说来,对此持肯定态度的要多一些。世上的悬案无数,有些事情往往又是死无对证的,所以,即使再过多少年,“烛影斧声”这桩弟弟害哥哥的悬案恐怕也还要悬下去。

  那么,“八贤王”赵德芳又是怎么死的?

  赵德芳是宋太祖赵匡胤的第四子,据《宋史·宗室传》载,赵德芳生于五代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可惜没记载他的生母是谁。宋太祖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出阁,授予贵州防御使一职。宋太宗继位后,太平兴国元年(公元976年),封赵德芳为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同平章事。

  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冬,加检校太尉;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赵德芳之兄赵德昭被宋太宗逼迫自杀;太平兴国六年(公元981年),赵德芳病死,年二十三。死后,谥康惠,赠中书令、岐王,后加封太师,改封楚王,宋徽宗时改为秦王。

  虽然说赵德芳是不明不白病死的,但因为赵德芳与哥哥赵德昭在短时间内连续死亡,所以历史学家多数认为赵德芳死因不单纯,可能与宋太宗有关。

  《宋史·宗室传》对赵德芳之死用了“寝疾薨”三个字,什么叫“寝疾薨”?就是今天所谓“因病医治无效死亡”。这么重量级的一位王爷,而且是赵匡胤的爱子,《宋史》的记载竟然简略到如此地步,甚至连在号称翔实的宋朝史书《续资治通鉴长编》中,也只有“己酉,山南西道节度使、同平章事德芳卒,年二十三。赠中书令,追封岐王,谥康惠”三十一个字。请注意,《长编》用的是一个“卒”字,难道大史学家李焘会犯史家之大忌,连王爷的死叫“薨”都不懂吗?他凭什么要把赵德芳降格到大夫的级别(天子曰“崩”,王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还有,《长编》只说“卒”,可绝没有说是“病卒”!这个没娘的可怜孩子,连个字也没留下,连夫人是谁也不知道,风华正茂,怎么就“卒”了呢?

blob.png

  赵德芳的哥哥赵德昭死于太平兴国四年的八月,比赵德芳之死只早一年零五个月。赵匡胤的两个儿子就这么前后脚离开人世,能不令人感到其中大有文章吗?德昭被铲除后,德芳还在,换言之,威胁赵光义帝位的人还在,他的日子依旧如坐针毡,他能坦然面对兄长仅剩的一个儿子吗?赵光义前面除掉了赵德昭,后来又除掉了他自己的弟弟赵廷美,举凡对皇权有威胁的宗室,都死在了他的手下,怎么可能不斩草除根,把赵德芳也顺手掐掉呢?春秋笔法,李焘决不会一无所知,他用“卒”来说明赵德芳的死,恰恰是要给后人留下一点思考和探究的余地,他不想让强权者控制的史书,把罪恶掩盖得连蛛丝马迹都找不到!要说糊涂,应该是写《宋史》的那帮家伙,他们凭着臆断,给赵德芳之死一个冠冕堂皇的“薨”字。大概他们认为自己很聪明,实际上恰恰做了蠢事。

  宋太宗当皇帝后,同宋皇后有过一番争斗也是毫无疑问的。宋皇后原本是想让儿子赵德芳做皇帝,在她命宦官王继恩召赵德芳进宫时,这个王继恩却自作主张地请了时为晋王的宋光义入宫,从而夺去了皇位。这一史实,一些宋人笔记多有记载。就算抛开这些,即便宋太祖是正常死亡,说太宗皇帝是从他侄儿赵德芳手里夺取的天下,也并不为过。

  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宋太祖的大儿子赵德昭,都可以说是被宋太宗逼死的。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宋太宗平定北汉,并乘胜进攻辽国,企图一举收复幽云十六州,结果却大败。溃败中,人们一度找不到宋太宗,都以为他已经战死了。于是,拟议赵德昭代宋太宗做皇帝。可不久宋太宗又回来了,知道了此事后,心里很是“不悦”。回京后,赵德昭请求给攻灭北汉的有功人员授奖,不料宋太宗大怒:“等你当了皇帝再颁赏,也不算晚嘛!”

  赵德昭挨了这一记致命的闷棍,又惊又怕,回家便自杀了,年仅二十九岁。时间是太平兴国四年八月甲戍(二十七日)。

  蹊跷的是,赵德昭死后不到两年,也就是太平兴国六年(公元981年),他的弟弟赵德芳也死去了。前面说过,史书对于年仅二十三岁的赵德芳之死,没做任何说明,这也因此成了一桩千古疑案。至此,宋太祖的四个儿子已全部死去。但是,人在做,天在看,宋太宗赵光义的所做所为,尽管可以让人找不到什么证据,可当时的人心里恐怕都是明白的,从一些宋人笔记里,便可见端倪。

  也因此老百姓对宋太祖死去的儿子产生了极大的同情,虽然有些传说是老百姓夸张了的事实,但有些传说却反映了当时老百姓的某种愿望,就这样,赵德芳便成了小说评书里的“八贤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 文章

    8

  • 浏览

    6423

  • 获赞

    94423

赞一个、收藏了!

分享给朋友看看这篇文章

热门推荐